广东电信300万级PCDN监测项目落地:AI阻击“流量薅羊毛”,千亿带宽市场博弈升级

1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85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产业动态】2025 年 2 月 27 日,中国电信广东公司正式公示 PCDN 智能监测体系建设项目中标结果,标志着运营商对分布式内容分发网络的管控进入新阶段。该项目预算超 300 万元,最终由中通服软件与凯通科技两家深耕网络监测领域的技术服务商联合承接。

项目技术需求显示,此次建设的智能监测平台包含三大核心模块:

  1. 视频流量特征识别系统:支持实时解析 200+ 主流视频协议,具备动态更新编码特征库能力
  2. 终端探针管理系统:部署百万级监测节点,实现全链路流量质量可视化监控
  3. 智能风控对抗体系:集成机器学习算法,可自动识别新型 P2P 伪装传输行为

技术方案对比显示:

  • 中通服方案报价 285 万元(含税),主打协议深度解析技术,已获 12 项网络监测专利
  • 凯通科技 321 万元方案突出边缘计算能力,其探针设备时延控制在 5ms 以内

行业数据显示,当前 PCDN 业务已占据家庭宽带流量的 38%,但给运营商带来的边际收益不足传统 IDC 业务的 1 /5。这种 ” 共享经济 ” 式的网络架构,使得视频服务商通过用户终端构建分布式 CDN,直接冲击运营商每年超千亿的带宽租用市场。


“ 这本质上是网络资源定价机制的博弈。” 通信专家王明阳指出,” 运营商正在构建三层防御体系:网络层的 QoS 策略控制、业务层的协议特征识别、终端的可信接入认证。” 据透露,广东电信已部署新型 DPI 设备,可对 BT、eMule 等 23 种 P2P 协议进行毫秒级识别。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中标方均具备运营商背景:

  • 中通服软件隶属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港股代码:0552)
  • 凯通科技为广东本土高新技术企业,深度参与过省级网络监测平台建设

随着工信部《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全国已有 7 个省份启动类似监测系统招标。行业预测,2025 年 PCDN 管控市场规模将突破 5 亿元,带动网络流量分析、边缘计算安全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开招标文件及第三方行业分析报告)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 30 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正文完
 0
rhh520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rhh520 于2025-02-27发表,共计850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