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13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这几天圈子几乎被“出省率”三个字刷屏。无论老玩家还是新手小白,都在问:
“谁家出省最低?”“有没有那种不乱调、全省内跑的节点?”
结果,一波低出省的新业务悄然登场—— 出省率仅 1%,三网同价 3000,全系纯固态,单机可跑 20G。
没错,这就是最近在群里被反复提到的 Z 系列业务。
一、为什么现在都在卷“出省率”?
很多人上机第一反应是:“跑多少量?”、“爆不爆?”、“能不能秒回血?”
但实际上,都是怕限速,
出省越高 = 调度越乱 = 成本越大 = 限速风险越高。(参考之一)
高出省节点初期可能跑得猛,但长期掉速、掉收益、被限的风险也更高。(有一定可能性)
而低出省节点虽然初期平稳,但更容易 长期跑稳、缓存命中高、带宽利用率上升。(理论是对的)
平台地址

二、Z2 / Z3 / Z5:低出省“三兄弟”,稳得离谱(最低可能做到 0.1% 出,但是需要自己监控)
| Z2 | |||
| Z3 | |||
| Z5 |
三网同价:3000 元 / 台 支持移动、电信、联通全兼容。这波真的可以说是“价格打平,性能拉满”。
三、为什么出省能压这么低?
Z 系列这一代调度架构全面优化。主要有三点关键技术支撑 👇
本地优先分发策略 优先在同省内完成任务分配,减少跨省消耗。 NAT 穿透算法 提升节点连通率,不需要频繁走外网。 AI 调度机制 智能感知带宽状态,自动调整任务方向。
一句话总结:
省内跑得多,出省自然少。(虽然是一句话废话,但是就只这个道理)
四、低出省是不是就不跑量?
很多刚上机的小伙伴最关心这一点。
确实,刚开始低出省节点的跑量可能不会像高出省那样“爆”,但这类节点的优势在于:缓存命中率会越来越高。
运行几天后,数据开始本地化、带宽逐步饱和,从“慢热型”变成“稳量型”。
群内实测反馈:
“Z 系列刚上那几天一般般,后面越跑越顺。”“缓存起来后几乎常满,出省稳定在 1% 左右。”
所以不要只看短期爆发力,(也有个例上就满,反正多和平台方沟通)低出省节点才是能跑长线、能持续发收益的那种。
五、Z 系列的真正价值
低出省不是噱头,而是带宽效率和调度能力的体现。真正的“稳收益”,往往来自这些不容易被注意的细节。
六、最近圈子热评
“这波 Z 系真稳,出省几乎没动过。”“白天照样跑满,晚上也不掉量。”“终于有个能省心长期跑的业务了。”
还在为 AI 接口头秃?七牛云一次接入 50+ 大模型,代码零改动!
【PCDN 教程】N1 盒子刷机教程 —— 合规避坑+封号限速全解析
【运营商一刀下去,反而更香了?】NAT4 无 V6 线路,这个业务再跑疯了!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PCDN 爱好者